9月3日,国内微波/毫米波芯片创业团队迈矽科微电子在IC China 2019上海展会上重磅发布了基于团队技术研发的MSTR001、MSTR002两款车载防撞雷达单片收发芯片,引发了与会者和行业上下游的大关注。
“这两款芯片是迈矽科团队成立三年以来,坚持研发和投入的成果结晶,也是对迈矽科团队成员十余年技术积累的一个验证。我们可以给行业级客户提供成熟的产品测试使用,迈矽科希望与大家一道,共同推动中国在无人驾驶和芯片研发上的长足发展。”迈矽科团队创始人侯德彬在发布会上如是说。
自动驾驶分为Level0—Level5,其中Level0 指的是无自动驾驶,即人工驾驶;而汽车的驾驶辅助(Level1、Level2)中,需要包括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各种传感器的技术支持。从技术角度而言,MSTR001、MSTR002两款芯片能够满足Level1 AEC Q100车规等级要求。在关键指标上,迈矽科微电子毫米波雷达芯片的典型输出功率达到13dBm(全温度范围)并带有可调功率输出。发射链路可选择为双相调制(MSTR001)或者6-bit移相(MSTR002)输出。芯片同时包含了功率检测、温度传感与内建自检(BIST)的功能,可通过SPI接口进行灵活控制,主要参数均优于现有上现有产品。
此外,MSTR001、MSTR002两款芯片采用SiGe工艺与eWLB封装,内置了26GHz VCO与8分频输出,并可接收外部本振输入,从而可级联工作、构成大规模的雷达阵列,能够地满足汽车自适应巡航、防碰撞等需求。
据了解,车载毫米波雷达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天线向外发射毫米波,接收目标反射信号,经后方处理后快速准确地汽车车身周围的物理环境信息,然后根据所探知的物体信息进行目标追踪和识别分类,进而结合车身动态信息进行数据融合,*终通过*处理单元(ECU)进行智能处理。
关于毫米波雷达芯片的发展机会,曾有行业预测称,谁能在77GHz 频段中率先突围出来,谁就能掌握该项技术的主动权。而迈矽科本次发布的两款芯片,包括三个发射通道和四个接收通道,所有通道可立工作于76-81GHz频率范围内,在带宽、探测距离、功耗等方面优势显著。
毫米波雷达作为无人驾驶的关键底层支撑,是迈矽科自团队创立之前便持续深耕的领域,已拥有十余年的理论和技术积累。侯德彬在发布会上介绍说,本次发布的两款毫米波雷达芯片,相较于目前行业中在研或正在测试的其他同类产品,其可靠性高,而成本低,对数据的处理精准,算力强,未来也能匹配除无人驾驶之外多的应用场景。
Wolfspeed的CGHV96050F1是一种在碳化硅(SiC)基板上的氮化镓(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与其他技术相比,这种氮化镓内部匹配(IM)场效应晶体管具有**的功率附加效率。与硅或砷化镓相比,氮化镓具有高的击穿电压、高的饱和电子漂移速度和高的热导率。与砷化镓晶体管相比,氮化镓HEMTs还提供大的功率密度和宽的带宽。该im-fet采用金属/陶瓷法兰封装,以获得*佳的电气和热性能。
CMPA601C025F Gan Hemt MMIC放大器提供从6到12GHz的瞬时带宽的25瓦功率。氮化镓HEMT MMIC封装在热增强的10铅陶瓷封装中。这提供了一个高功率6至12千兆赫,率放大器在一个小封装在50欧姆。
Wolfspeed的cghv1j006d是一种高压氮化镓(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采用0.25μm的栅长度制造工艺。这款GaN-on-SiC产品具有**的高频、功能。它非常适合在40伏高击穿电压下从10兆赫到18千兆赫的各种应用。
Wolfspeed的CG2H30070F是一种氮化镓(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它有一个输入匹配,可以在0.5-3.0GHz范围内提供*佳的瞬时宽带性能。与硅或砷化镓相比,氮化镓具有高的击穿电压、高的饱和电子漂移速度和高的热导率。与硅和砷化镓晶体管相比,氮化镓Hemt还提供大的功率密度和宽的带宽。该装置采用2铅金属/陶瓷法兰封装,以获得*佳的电气和热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