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导率与水的硬度
水溶液的电导率直接和溶解性总固体浓度成正比,而且固体量浓度越高,电导率越大。利用电导率仪或总固体溶解量计可以间接得到水的总硬度值,如前述,为了近似换算方便,1μs/cm电导率 =0.5ppm硬度。但是需要注意:
(1)以电导率间接测算水的硬度,其理论误差约20-30ppm。
(2)溶液的电导率大小决定分子的运动,温度影响分子的运动,为了比较测量结果,测试温度一般定为20℃或25℃。
(3)采用试剂检测可以获取比较准确的水的硬度值。
注意事项:
1.水样采集和保存:
水样采集后应尽快分析;采集水样应贮存于聚乙烯瓶中,注满封存,于4°C冷藏保存,在24h内完成测定。
2.前处理:
水样中含有粗大悬浮物质、油和脂等时,可以干扰测试。可先测水样,再测标准溶液,以了解干扰情况,若有干扰,应经过滤或者萃取处理水样。
3.影响因素:
①电极较化影响:浓差较化使电极表面和溶液浓度无法到达平衡,造成测试误差。
消除方法:铂片上刷铂黑,增加表面积(减小电流密度);使用交流电,正反抵消浓差较化。
②电容影响:交流供电时,电极的电容不可忽略。电容会改变较片间的电阻。
消除方法:改变电解池常数,增加电阻值;增加电源频率,减小电容。
③温度影响:温度每增加1℃,电导率上升2%。测试过程需要保持溶液温度稳定。 K25℃ = Kt/[1+a(t-25)] 温度系数a=0.022
④背景影响:空气中氨气或二氧化碳为溶液吸收时,影响测试结果;溶液、纯水、器皿中杂质亦会影响测试结果。
参数同屏显示:电导率、温度同屏显示。微机化: 采用高性能CPU芯片、高精度AD转换技术和SMT贴片技术完成电导率和温度的测量、温度补偿、量程自动转换,精度高,重复性好。
工作原理:
电池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会逐渐老化,其老化的主要原因正是电池较表面发生硫化、腐蚀,活性材料脱落,无法再进行有效的化学反应,这是绝大部分电池无法继续使用的主要原因。电导仪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测量较板表面的情况,判定其化学反应能力,并通过较板的变化来推断电池容量的变化,从而判定电池的健康状况。电导仪所进行的测试工作就是以电池在线测得的实际电导值与电池完好时的标准电导值进行比较,如果差异大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判定该电池需要更换了。实践证明,电导仪的测试结果与用1/2的CCA值放电的测试结果是吻合的,充分说明了电导仪测试的科学性、准确性。
原理:
当两电极插入溶液中,可以测出两电极间的电阻R。根据欧姆定律,温度一定时,有R = ρL/A,其中ρ为电阻率,L为电极间间距,A为电极的截面积。
由于A、L是固定不变的,故L/A是一常数,称为电导池常数Q。
电导S与电阻R成倒数关系:S = 1/R;
电导率K与电阻率ρ成倒数关系:K = 1/ρ;
S = 1/R = 1/(ρQ) → Q/R = 1/ρ = K
用标准溶液校准,获得电导池常数Q,再测水样得到电阻R,即可求出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