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导率与TDS
TDS(溶解性总固体)用来衡量水中所有离子的总含量, 通常以ppm表示。
在纯水制造业,电导率也可用来间接表征TDS。
溶液的电导率等于溶液中各种离子电导率之和,比如:纯食盐溶液: Cond=Cond(pure water) + Cond(NaCl)
电导率和TDS的关系并不呈线性,但在有限的浓度区段内,可采用线性公式表示,
例如:100uS/cm x 0.5 (as NaCl) = 50 ppm TDS(uS微西门子)。
从上面两个公式可以知道:纯水的电导率为:0.055uS(18.18兆欧),食盐的TDS与电导率换算系数为0.5。所以,经验公式是:将以微西门子为单位的电导率折半约等于TDS(ppm)。有时TDS 也用其它盐类表示,如CaO3(系数则为0.66)。TDS与电导率的换算系数可以在0.4~1.0之间调节,以对应不同种类的电解质溶液。
技术原理:
经过国际上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电导值与电池容量呈很好的线形关系。对于同一种电池,随着使用后电池容量的下降,该电池的电导值也会下降,这样的一个线形关系正是电导仪能够正确判定电池健康情况的基础。正因为如此,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正式把电导测试法作为检测铅酸蓄电池的检测标准之一,在IEEE标准1118-1996的*15页,明确指出:电池电导的测量是将已知频率和振幅的交流电压加到电池的两端,然后测量所产生的电流。交流电导值就是与交流电压同相的交流电流分量与交流电压的比值。明显的电导值的变化(下降大于20%)就意味着电池性能的变化。
相关介绍
电导技术通过电子测量方法,通过测试蓄电池内部特性判定电池的放电能力。电池由于制造缺陷、内部短路、自然老化等等原因引起的故障,电导仪都可以检测出来,为蓄电池测试和充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安全:不放电、无火化、可在任何地方使用
快速:在数秒钟内即可检测蓄电池或整个系统
简单:减少人为错误,确保测试结果精确可靠
电导率
电导率是物质传送电流的能力,与电阻值相对,单位Siemens/cm(S/cm),该单位的10-6以μS/cm表示,10-3时以mS/cm表示。
电导率测量仪的测量原理是将两块平行的较板,放到被测溶液中,在较板的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势(通常为正弦波电压),然后测量较板间流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电导率(G)即电阻(R)的倒数,由导体本身决定的。
电导率的基本单位是西门子(S),原来被称为欧姆。因为电导池的几何形状影响电导率值,标准的测量中用单位电导率S/cm来表示,以补偿各种电极尺寸造成的差别。单位电导率(C)简单的说是所测电导率(G)与电导池常数(L/A)的乘积。这里的L为两块较板之间的液柱长度,A为较板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