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您会看到这样的表示法:MI25g/10min,它表示在10分钟内该塑料被挤出25克。一般常用塑料的MI值大约介于1~25之间。MI愈大,代表该塑料原料粘度愈小及分子重量愈小,反之则代表该塑料粘度愈大及分子重量愈大。 除了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还可以用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来进行测定。 熔体流动速率,原称熔融指数
熔融指数仪用于测定各种塑胶、树脂在粘流状态时通过一定的温度和负荷,每10min通过标准口模熔体流动速率MFR值,它适用于熔融温度较高的聚碳酸酯、聚芳砜、氟塑料、尼龙等工程塑料,也适用于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聚丙烯(PP)、ABS树脂、聚(POM)、聚碳酸酯(PC)树脂等熔融温度较低的塑料测试,广泛地应用于塑料生产,塑料制品、石油化工等行业以及相关院校、科研单位和商检部门。
熔融指数(Melt Flow Rate,MFR,MI,MVR),熔融指数仪Melt flow rate tester 熔融指数,全称熔液流动指数,或熔体流动指数,是一种表示塑胶材料加工时的流动性的数值。它是美国量测标准协会(ASTM)根据美国杜邦公司(DuPont)惯用的塑料特性的方法制定而成,其测试方法是: 先让塑料粒在一定时间(10分钟)内、一定温度及压力(各种材料标准不同)下,融化成塑料流体,然后通过一直径为2.1mm圆管所流出的克(g)数。其值越大,表示该塑胶材料的加工流动性越佳,反之则越差。
对于原先的熔体流动速率,则明确地称其为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仍记为MFR。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与熔体体积流动速率已在近的ISO标准中明确提出,我国的标准也将作相应修订,而在进出口业务中,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也将很快得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