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通过在产品、技术、生产工艺上的技术积累和持续创新,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导向,成功实现科技转型,由原来普通数显仪表和电量传感器的生产转到智能网络电力仪表、智能马达保护装置、智能光伏汇流装置、电能质量装置、电气火灾装置、消防电源设备、隔离电源柜、有源滤波装置、光伏汇流箱、光伏并网逆变器等产品的产业化,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江苏省。
技术标准
本技术规范书引用的国家和行业标注如下:
ISO/IEC11801 《国际综合布线标准》
GB/50198 《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052-200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054-2011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T 50063-2008 《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
IEC 61587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系列》
DL/T448-2000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分项能耗数据采集技术导则》
《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分项能耗数据传输技术导则》
《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楼宇分项计量设计安装技术导则》
《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数据中心建设与维护技术导则》
《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验收与运行管理规范》
《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软件开发说明书》
DL/T 698.1-2009 《*1部分:总则》
DL/T 698.2-2010 《*2部分:主站技术规范》
DL/T 698.31-2010 《*3.1部分:电能信息采集终端技术规范-通用要求》
DL/T 698.35-2010 《*3-5部分:电能信息采集终端技术规范-低压集中抄表终端要求》
DL/T 698.41-2010 《*4-1部分:通信协议-主站与电能信息采集终端通信》
DL/T 698.42-2010 《*4-2部分:通讯协议-集中器下行通信协议》
DL/T 698.41-2010 《*4-1部分:通信协议-主站与电能信息采集终端通信》
DL/T 698.42-2010 《*4-2部分:通讯协议-集中器下行通信协议》
近些年我国的事业发展*,引进了相当多的高科技设备,向大型化、集团化发展,技术水平可与等发达国家相媲美,同时带来的则是能源消耗的直线上升,消耗的能源包括电、油、气、水等,能源消耗量大。属于公共建筑,因此,对于行业的能耗管理系统,我们希望达到的目的是在保证一定的便利度的条件下实现在能源的消耗量下降的同时提高能源使用的品质。在提高品质的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能源的消耗,提高了能源的使用效率,做到能源消耗过程中从质和量两方面的提高。
能耗监测系统平台的作用:
1、统计出水、电等分类能耗用能和综合能耗,系统以曲线图形展现各类能耗的消耗趋势,便于管理方实时掌控能源消耗情况。
2、系统能记录各个班次和区域的用电异常情况,如过流、功率**限、失流、失压等电网异常现象。
3、可以展示逐时、逐日、逐月、逐年的能耗数据报表,能耗数据分类、分项数据逐时统计展示,并与往年同期用能记录情况进行对比,掌握用能趋势,设置各区域班组的用电考核目标(约束值),实现用能的定额管理,并与实际用能进行对比,确定目标责任人的能耗数据是否达标,掌握企业用能情况。
4、自动生成能耗报表并提供节能管理建议措施,提高使用者的节能意识。
5、具有报警功能。
能耗监测系统为企业管理部门提供企业实际用能数据,通过量化管理,将原有的经验式宏观管理模式转变为精细化数字管理模式,通过该系统的应用,管理部门可以做到 “ 掌握情况 、摸清规律、系统诊断、合理用能 ”,大大提升管理水平,并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成本,让节能效果和能源管理更加科学化、数据化。
能耗监测系统功能设计
依据《公共建筑能耗远程监测系统技术规程》JGJ/T 285-2014(2015年发)规范要求,该能耗监测系统设计功能:
(1) 能耗分析及预览即以图表的方式直接呈现建筑的整体能耗、各分类分项能耗及能耗趋势等信息,且具备播放功能,满足能耗对外展示的需要。
(2) 记忆查询即具备查询策略功能,能够将查询的各个关键参数如:能耗单元、能耗种类、时间段、图表格式等进行组合保存,方便下次查看时直接调用。
(3) 历史数据备份与复原即系统应具备的数据管理功能,历史数据可以通过光盘或者硬盘进行备份,备份可以按时间自动进行也可以由操作员手动操作。考虑到数据的实时性,要求故障数据、操作日志、保护信号的详细 ( 完整数据 ) 至少保存1年,其他数据保存6个月,统计数据至少保存3年。
(4) 系统自检功能即系统具有能对交换机、服务器、工作站等设备实时监视。若检测到故障,即时出现报警信息。通过自检来确定故障发生的部位,并能自动记录故障发生时间、恢复时间。
(5) 网络管理与维护即能设置和显示性能监视门限,存储和显示各种性能指标数据。通过软件进行参数,数据库更新。对网络设备进行配置管理、参数管理、状态查询等等。
(6) 节能量核算系统模块即对整栋建筑的能耗状况以及分类、分项节能潜力进行科学的数据核算,并形成报告。
(7) 设备台账管理模块即至少应包括资产管理、维修记录等功能,以方便设备维护及管理。
(8) 报警管理功能即报警区域划分明确、报警类型划分清晰、紧急报警提示明显。
服务承诺: 1. 产品技术咨询、质量投诉12小时内复。 2. 质量投诉内提供解决方案,需现场服务的,48小时内到达。 3. 法定节、假日以及不可抗因素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