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是金属的热加工方法之一。特别是普通低合金结构钢和含碳量较高的厚板熔焊时,由于金属的局部受到高温加热和冷却的焊接热循环影响,使金属内部组织发生了各种不同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另外,由于焊接冶金条件以及不同的加热、冷却速度的影响,会导致焊缝及热影响区的组织不均匀性,这样也会间接和直接地影响着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预热方法有很多种:如火焰加热、工频感应加热、远红外线加热、随炉加热等。应根据加热范围来选择不同的预热方法。目前远红外加热器得到广泛应用,加热效果很好,加热范围也很大。一般预热件对于焊接接头每一侧加热宽度不小于板厚的5倍,应在坡口两侧75一100mm保持一个均热区域。
耐磨的空冷软连接延长电缆,损耗低,连接长度不受限制
焊后消氢设备:
(1)对于焊接性差、厚度大的钢板,一般接头拘束大,并采用普通的非低氢型焊接材料进行焊接,应焊前预热。
(2)对于焊接导热率高的材料(如铜、铝及其合金),为保证焊缝金属与母材的熔合,需要进行焊前预热。
(3)对于焊接性好的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如果板厚较小,拘束度不大,并且采用低氢型焊接材料,一般不需要预热。
值得注意的是,焊前预热焊接增加了能源消耗,恶化了焊接条件,因此,在允许条件下,都应采用不预热或低温预热焊接。
预热一般是对坡13两侧75~100mm范围内钢材加热至所需的预热温度。可以用火焰加热.也可用工频感应加热或红外线加热等方法。低碳钢和普通低合金钢的预热温度为100~200℃。确定预热的温度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①工件的焊接性,主要取决于含碳量和合金元素含量;
②焊件的厚度、焊接接头型式和结构拘束程度;
③焊接材料的含氢量;
④环境温度。
常用钢材的预热温度参见NB/T 47015—20ll《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筒体类环焊缝预热,消氢与焊接工艺相配合筒体旋转或者静止侧/底面加热(单/双)高度,远近,半径可调行走小车自走,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