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实现了对机动车的遥感实时监测、GIS展示、综合查询、统计与分析、车辆和点位动态档案管理等功能。可有效筛选高排放量车辆,及时发现与车辆排气相关的环保违法行为及其维修整改信息,促进机动车的更新淘汰,有效控制机动车污染排放。实现机动车尾气排放情况的实时有效监测与抓拍,为机动车尾气精细化管理以及精准执法提供支持和依据。
机动车尾气环境工作的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是降低在用机动车排放污染,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关键举措;是提升环境保护水平、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的民生工程。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据《中国机动车环境管理年报(2018)》统计数据可知,2017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10亿辆,同比增长5.1%;其中,汽车保有量达到2.17亿辆,同比增长11.8%,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53.0万辆,同比增长50.9%。汽车已占我国机动车主导地位,其构成按车型分类,客车占88.8%,货车占11.2%;按燃料类型分类,汽油车占89.0%,柴油车占9.4%,燃气车占1.6%;按排放标准分类,国Ⅲ及以上标准的车辆占90.7%。据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0)》统计,2019年,全国机动车四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初步核算为1603.8万吨。其中,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排放量分别为771.6万吨、189.2万吨、635.6万吨、7.4万吨。汽车是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主要贡献者,其排放的CO、HC、NOx和PM等四项主要污染物均超过90%。柴油车NOx排放量超过汽车排放总量的80%,PM排放量超过90%;汽油车CO排放量超过汽车排放总量的80%,HC排放量超过70%。
工作原理:垂直固定式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前端检测设备固定安装在道路上方龙门架上,检测光束穿过被检车辆尾气烟羽、覆盖整个通行车道、经路面反射单元反射后返回检测单元,当车道上有机动车通过检测区域时,检测系统即可根据光谱吸收原理检测出被检车辆的排气污染状况。
其基本测量原理是光谱吸收原理,利用不同污染物对不同波长的光波有不同的吸收作用,吸收谱线可作为识别不同气体分子的“指纹”,以吸收谱线的位置和强度确定气体分子的成分和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