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视频单元
移动式实时视频,支持高、标清图像浏览分屏显示及轮巡功能;
图像可叠加环境监测数据,直观显示当前环境信息;
实时视频与监测数值叠加在同一画面,同时上传;支持超标数据视频抓怕,叠加数值并储存,可调取历史视频。
六、运维及售后服务
6.1服务目标
我们借助完善的技术支持与运维售后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及时、方便、全面、有效的支持与服务,保证项目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达到项目建设目标,并依照项目需求持续两年的运维服务,运维日期自设备安装调试完成之日算起,提交完整的系统运维方案,说明系统运维的目标与运维工作流程,运维服务内容,运维**等内容。
本次项目建设内容性强,对于实时、运行中实际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我们组建的售后运维组将会对此服务,进行全程负责,采取合理的服务策略,通过适当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实现既定的服务目标:
·保证系统的顺利实施
·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方便用户使用
·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保证系统的可持续扩展能力
本着:“替用户着想,为用户服务,对用户负责”的客户服务理念,坚持尽大的努力,使用户得到满意的产品、满意的工程、满意的服务、满意的**。
6.2服务内容
提供软硬件安装服务、产品升级服务、各类应用与技术现场咨询、远程维护、现场维护、日常运维等多种服务。
其中产品设备运维服务包括:
设备日常维护(包括定期清洗、校准、检查、更换耗损件等)
指派专人维护,每天日常巡查至少一次,保证设备及各零部件固定牢固;保证设备外观整洁,尤其是冬天,及时清理积雪;每次巡查时均需检查设备供电及网络通讯情况,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且为方便记录整理及对设备进一步改善,维护人员将每日填写维护日志,以便相关人员查询。
设备每周巡检
除日常维护外,我公司还将每周对设备进行一次的“体检”,检查各仪器工作状态及时更换异常配件,并对仪器周边不合理现象及时清除并做好检查记录。
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①每周定期查看各站点设备是否齐备,无丢失和损坏;检查接地线路是否可靠,排风排气装置工作是否正常;
②每周定期检查采样和排气管路是否有漏气或堵塞现象,分析仪器采样流量是否正常。
③每周定期检查各分析仪器的运行状况和工作参数,判断是否正常,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保证仪器运行正常。
④每周定期检查外部环境是否正常,有没有对测定结果或运行环境存在明显影响的污染源;
⑤检查电路系统和通讯系统,保证系统供电正常,电压稳定;
⑥检查各站点的通讯系统,保证各站点与远程中心的连接正常,数据传输正常;
⑦经常检查避雷设施是否可靠,各微站是否有漏雨现象,气象杆和天线是否被刮坏,站房的其它设施是否有损坏或被水淹,如遇到以上问题应及时处理,保证系统能安全运行。
⑧检查微站的安全设施,做好防火防盗工作,每周对微站附近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及时保洁。
设备每季度“大型”清洗
除日常清洗外,每季度至少对设备进行一次“大型”清洗,如风机、探头等。
C、做好安全措施及防火防盗等工作
D、专人操作,以防不当操作引起意外发生
E、成立运维部门,对突发事件快速响应
设备每年工作内容
①对所有的仪器进行预防性维护。
②编制年度运维工作报告,编制数据年度分析报告。
分析报告
名称 项目 时间分辨率 更新量
(份) 一年总量
(份)
网格化监测数据综合分析日报、周报、月报、季报、年报、污染天气应急报告 监测数据综合分析日报 日 1 365
监测数据综合分析周报 周 1 52
监测数据综合分析旬报 旬 1 36
监测数据综合分析月报 月 1 12
监测数据综合分析季报 季度 1 4
监测数据综合分析年报 年 1 1
污染天气应急报告 根据需要
合计(不含污染天气应急报告) 470
6.3服务**
1、硬件设备
提供软硬件安装服务、产品升级服务、各类应用与技术现场咨询、远程维护、现场维护、日常运维等多种服务:
1)免费提供远程技术支持;
2)7*电话运维服务;
2、软件设备
监测设备监测到的数据,既可以上传至**,也可以自己搭建一套平台,用户可以自己查看监测到的数据,也可对数据进行分析、管理;我司对平台软件的维护,可以做到:
1)免费升级程序;
2)免费远程管理;
3)免费远程技术;
3、运维售后部门与人员设置
在项目安装调试完成后,针对本项目的用户支持响应,我们会设立的热线电话、传真、电子邮件信箱作为服务相应接口,接收客户有关的服务请求和投诉,当用户在使用我公司产品时遇到疑难问题或网络出现不正常状态,可通过我公司提供的技术服务热线获得我公司技术服务中心的技术支持和帮助。在接受到客户的服务请求后,我公司会在时间内通过电话帮助用户进行故障定位,并提出解决方案,终用户排除故障;同时我方还会成立的运维售后组对项目服务的后续工作进行支持,配置相应的专员及车辆,日常按要求对设备进行巡检、维护,且当子站出现突发故障时,能达到及时响应,快时间内赶到现场对故障进行处理,恢复正常运行,若仪器无常运行,运维售后服务部门能在内提供并更换相应的备机、耗损配件,**各站点正常运行,对于重大事故,且严重影响到系统运行或无法运行,双方协商组织有关和相应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实地考察,互相研究协商后确定解决方案。
4.2综合一平台
满足当前环境管理需要,基于现有资源,应用物联网、移动互联、GIS等技术,整合大气监测、视频设施形成综合监测平台,并结合GIS服务平台,对因子、数据进行立体、可视化展示。其次,以实现执法规范化、智能化、解决现阶段人员不足、执法压力大为目标,建设环境执法平台,规范执法工作程序,实现流程化、标准化、化。
(1)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模块
根据空气质量监测的特点,该模块主要通过分区域,并按照日、周、月、季度和全年进行评价。系统实现评价结果的保存、修改、、打印功能。空气质量评价内容主要有空气质量指数和依据国家标准划分空气质量指数级别以及首要污染物和超标污染物。
2.2设计依据
《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执法的通知》(〔2014〕56号)
《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HJ663-2013)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HJ633-2012)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193-2005)
《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方法技术指南(版)》
《关于加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的意见》(环发[2012]33号)
《环境空气质量预报信息交换技术指南》(环办函[2014]1471-1)
《环境空气质量可视化预报会商技术指南》(环办函[2014]1471-2)
《环境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源清单技术指南》(环办函[2014]1471-3)
《全国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实施方案》(环办函[2015]330号)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HJ/T212-2005)
《环境污染源自动信息传输、交换技术规范(试行)》(HJ/T 352-2007)
《*共和国环境保》
《*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计划》
《国家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十二五”规划》
一、概述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社会文明进步呼唤环保自觉。建设民生环保,要始终坚持“环保为民、环保便民、环保利民”的民本理念。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保问题。、于2016年10月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其要求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明确加强影响健康的环境问题治理,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推进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实行环境质量目标考核,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切实解决影响广大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生态环境的决策部署,全面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切实解决重点区域、流域重大环境管理问题,改善环境质量,增强获得感,全面加强市环境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环境管理工作量化考核需求,建成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智慧环保监测网络,使环境空气网格化监测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