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原理
ROHS检测仪就是X射线荧光光谱仪,其分析原理也就是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分析原理。X射线荧光光谱仪通常可分为两大类,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WDXRF)和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RF),波长色散光谱仪主要部件包括激发源、分光晶体和测角仪、探测器等,而能量色散光谱仪则只需激发源和探测器和相关电子与控制部件,相对简单。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使用分析晶体分辨待测元素的分析谱线,根据Bragg定律,通过测定角度,即可获得待测元素的谱线波长:
nλ=2dsinaθ (n=1,2,3…)
式中 ,λ为分析谱线波长;d为晶体的晶格间距;θ为衍射角;n为衍射级次。利用测角仪可以测得分析谱线的衍射角,利用上式可以计算相应被分析元素的波长,从而获得待测元素的特息。
能量色散射线荧光光谱仪则采用能量探测器,通过测定由探测器收集到的电荷量,直接获得被测元素发出的特征射线能量:
Q=kE
式中,K为入射射线的光子能量;Q为探测器产生的相应电荷量;k为不同类型能量探测器的响应参数。电荷量与入射射线能量成正比,故通过测定电荷量可得到待测元素的特息。
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需要采用一定的激发源才能获得。目前常规采用的激发源主要有射线光管和同位素激发源等。
为获得样品的定性和定量信息,除光谱仪外,还必须采用一定的样品制备技术,并对获得的强度进行相关的谱分析和数据处理。
ROHS检测仪对电子产品进行初步筛选,快速检测产品中重金属,还可检测卤素。检测样品可行快速扫描,比如先用XRF仪器对样品进行粗测,发现管控元素**过控制标准或接近管控标准时,再进一步用化学方法进行确认,这种物理和化学检测相结合的形式可大大减少检测成本,缩短检测周期,无形中提高了检测效率,对生产单位来讲,就是赢利。
产品说明、技术参数及配置
仪器介绍
针对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根据优化产品性能和提高安全防护等级的需求,应用新一代的高压电源和X光管,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利用新X光管的大功率提高仪器的测试效率。
性能特点
下照式:可满足各种形状样品的测试需求
准直器和滤光片:多种准直器和滤光片的电动切换,满足各种测试方式的应用
平台:精细的手动平台,方便定位测试点
高分辨率探测器: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新一代的高压电源和X光管:性能稳定可靠,高达50W的功率实现更高的测试效率
技术指标
元素分析范围从硫(S)到铀(U)
分析检出限可达1ppm
分析含量一般为1ppm到99.99%
任意多个可选择的分析和识别模型
相互的基体效应校正模型
多变量非线性回归程序
温度适应范围为15℃至30℃
电源:交流220V±5V,建议配置交流净化稳压电源
能量分辨率:160±5eV
外观尺寸: 550×416×333mm
样品腔尺寸:460×298×98mm
重量:45Kg
标准配置
样品平台
电制冷Si-PIN探测器
信号检测电子电路
高低压电源
大功率X光管
计算机及喷墨打印机
应用领域
RoHS检测分析
地矿与合金(铜、不锈钢等)成分分析
金属镀层的厚度测量、电镀液和镀层含量的测定
黄金,铂,银等贵金属和各种饰的含量检测
ROHS号欧盟ROHS的区别
与**阶段出口欧洲的企业拼命更新出产设备、寻找替换供给商不同的是,近来欧洲企业正在为出口而发愁,由于他们不知道的RoHS指令中所包含的对‘产品标签’和‘强制认证’的要求到底会是怎样。”一位来自欧洲商会的会员企业代表告诉记者。
他所说的“的RoHS指令”,指的是2006年2月28日信息工业部制订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治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07年3月1日正式实施,因为其所限制使用的六种物质与欧盟RoHS指令完全相同,故而也被称为“的RoHS”。此前欧洲的RoHS指令对企业进入欧盟市场带来了种种壁垒。
然而,因为双方在对产品标签的要求、对包装标识的使用、可再生材料的要求以及是否强制认证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使得和欧洲出口型企业不得不面临来自两个RoHS指令的双重挑战。
欧盟的“自主声明”VS的“强制认证”
欧盟的RoHS指令奉行企业“自主声明”的原则,指令不要求使用尺度,不要求强制认证或标识,出产者只需通过自我认证,表示对欧盟成员国所进行的市场监视听从,声明自己的产品不含有限制使用的有害物质即可进入。
根据优化产品性能和提全防护等级的需求,应用新一代的高压电源和X光管,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利用新X光管的大功率提高仪器的测试效率。
性能特点
下照式:可满足各种形状样品的测试需求
准直器和滤光片:多种准直器和滤光片的电动切换,满足各种测试方式的应用
平台:精细的手动平台,方便定位测试点
高分辨率探测器: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新一代的高压电源和X光管:性能稳定可靠,高达50W的功率实现更高的测试效率
检测方法
1、阳离子及其价态:
采用英蓝阳离子色谱法、离子选择电法、原子吸收法均可检测,确定阳离子元素价态可采用伏安谱法进行分析。
2、阴离子:
英蓝技术离子色谱法,采用氧弹燃烧、英蓝技术前处理之后,直接进入离子色谱进行分析。